摘要:科学合理的评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质量和成效,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强调发挥评价的引导作用,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新课标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维度,阐明了评价改革的基本理路和实施策略,提升了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积极回应了“双减”背景下减负、提质、增效的问题,充分发挥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以评育人的作用。
关键词:课程标准 素养导向 教—学—评一致性 学业水平考试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评价问题涉及国家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质量标准,在本质上是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具体回答,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评价方面的具体化、细化。《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坚持教—学—评一致性原则,阐明了素养立意的评价导向、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主要环节和学业水平考试的相关内容,强调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改善功能。新课标在考试评价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改革创新,对于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的功利化倾向,优化评价体系,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成就评价和考试命题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新课标关于评价提出的新理念、新要求、新举措,实现了由传统的知识评价到素养导向评价的转向。
一、坚持素养导向的评价原则,落实育人目标
传统评价是知识本位的,一切教学活动和考试都以落实教材知识为中心。新课标将核心素养的培育作为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考试命题坚持素养立意,这就使评价由知识本位转向育人本位,由知识中心转向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新课程素养导向的评价与传统评价的根本区别。
传统评价强调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却忽略了知识在学生发展中的意义,形成评价中“见物不见人”的倾向,导致知识越来越成为控制学生的工具,而学生的权利、学生的发展在课程中得不到应有的保障。重视知识是正确的,教育离不开知识,任何时候教育都必须认真对待知识。但是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和评价模式,由于把作为教育资源或手段的知识视作教育的根本目的,其问题就显而易见了。知识是教学和评价的工具和载体,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当知识成为教育中心和主宰的时候,就剥夺了学生的中心地位,知识成为凌驾于人之上的统治人的异化力量,人就失去了思想的自主性与自由,只能在知识面前唯唯诺诺。知识本位的课程和评价形成了知识对人的压迫,学生成为被知识控制的傀儡,失去了探究、创造和表达的“冲动”。
素养导向的评价复归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了评价服务于学生发展的教育目的,彰显了评价的育人功能。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旨在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评价要关注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情怀、担当精神、品德修养、法治观念、日常品行表现等方面,助力立德树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二、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构建和谐一体的课程体系
在传统评价范式下,教学与评价是分离的,评价通常发生在教学之后,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做出判断,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鉴别和选拔。受传统评价观的影响,考试评价更多地是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单独出版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来规定考试性质、试卷结构、考查范围,给出题型示例。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将评价有机融入课标的整体架构中,评价成为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实施建议等部分均与评价息息相关。新课标将教—学—评联系在一起,统筹考虑,顶层设计,形成教—学—评一体化的有机系统,构建和谐一体的课程体系。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和评价改革整体协同的改革框架,有利于通过评价改革有效落实课程改革,支持和配合教学改革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发挥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以评促建的功能。
在教—学—评一体化的思想下,评价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这促使评价从重结果转向重过程。从评价的环节来看,传统评价将评价限定在整个教育环节最末端的检测行为,即判断教育目标的达成程度,这就忽略了大量的过程性评价,导致遗漏和缺失了很多评价要素和评价环节。实际上除了结果评价,日常教学活动中的评价活动几乎无处不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互动合作、反思总结、实践活动、作业练习、日常行为等丰富的表现都属于评价对象。特别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涉及学生的爱国情怀、品德修养、法治观念、行为表现等,这些更多地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和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如果这些大量的、丰富的过程评价被忽略了,就会极大地影响评价功能的发挥。
新课标建立了一个将评价贯通于课程、教学各环节、各领域的更为宽阔的评价系统,完整地把课堂评价、作业评价、期终评价、结果反馈等主要环节整合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形成一个围绕学生素养发展的形成、评价、反馈、反思、改进和提升的持续评价过程,即哪里有教学,哪里有学习活动的发生,哪里就伴随着对他们的评价。评价由过去单纯的结果检验转变为全方位、全过程地服务于教学改进的要素,成为整个课程系统发展的推动力量。
教—学—评一体化的评价体系,打通了影响学生素养发展的多种因素,三者循环互动、相互促进、协调一致、同步实施、形成合力。一方面,这一评价体系使评价突破了结果评价的局限,有利于教学从片面追求分数和升学的怪圈中走出来,由对考试分数的关注,转向对学习过程和素养发展的关注,为“双减”背景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服务。另一方面,这一评价体系有利于发挥评价对教学的反拨作用,由于随时随地关注对教与学的评价,使得教与学的过程有了明确的目标,具有了强烈的反思性,引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断比照课程目标和评价目标进行校准,形成了质量标准意识和反馈调整的监控机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特别是新课标提出的启发式、体验式、探究式教学方式,以及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方式的变革,都需要从发挥评价促进教学改进的方面加以落实。可见,评价不仅有效回应了“双减”背景下的减负、提质、增效的问题,而且成为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学发展的积极活跃的重要因素。
三、完善评价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评价在内容方面存在窄化的问题,侧重对学生认知能力进行考查,关注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多少(知识的覆盖面)、深浅(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准确性,突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考查,但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表现等方面明显重视不够。面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实现“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少年”的义务教育课程目标,评价内容必须更加全面,从单纯地关注认知能力扩展到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
新课标对于评价内容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要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兼顾学生学习态度、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以及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应用水平。这说明评价要全面收集信息,不仅重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也要重视元认知能力的发展,注重保护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鼓励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切实提高学习能力。二是要着重评价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表现出的思想政治素养、道德品行、法治观念,以及在真实情境与任务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核心素养发展综合水平。这说明评价要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点,超越单纯的知识考查,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
概括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评价内容,具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凸显政治性和思想性。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思政课评价不能只强调知识性,不能为了应付考试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而不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知识是载体,价值是目的,德育不能仅仅是知识教育或知识考查,评价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二是坚持全面发展。评价要全面关注学生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的发展,五大核心素养也不是孤立的,要在整体关联中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同时,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评价要突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革命传统和法治教育,也要关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劳动教育等相关主题。三是坚持知行合一。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要用科学理论培养人,也要重视实践性,在关注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生的行为,注重评价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日常品行表现。
四、综合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提升评价的科学性
评价方法,又叫评价策略或评价操作模式,即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哪些有效的方式评价学生。由于评价方法涉及评价如何实施和落地的问题,新课程在评价建议部分对评价方法做了具体阐述,鼓励综合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传统评价通常采用纸笔测试,对学生完成答题的情况打分,通过量化评价判断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标准化测验有其优势,方便高效,易于操作,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公平性,因而成为实践中普遍采用的评价方法。但是,评价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其在本质上是价值判断,特别是标准化测验对于评价人的高阶心理、精神层面、综合素养和行为表现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新课标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点,指出要避免仅凭考试分数判断学生水平的传统单一评价方式,综合运用观察、访谈、作业、纸笔测试等方法全面获取和掌握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相关信息,加强纸笔测试与观察、谈话等方式的结合,关注不同情境中学生日常品行表现。
新课标关于评价方法的论述,体现出多样性、综合性、创新性、差异性等特点。第一,评价方法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新课标体现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构建了纸笔考试、课堂学习、小组合作、作业、实践活动等综合评价体系。评价既关注纸笔考试和学习作品的结果评价,也关注过程,比如关注作业完成方案策划、素材收集、创意构思等方面的参与状况。评价结果的呈现既有量化的分数,也有观察、访谈、评语等质性评价。第二,评价具有创新性。新课标提出了表现性评价等新方法,也对课堂评价、作业评价等传统评价方法提出了创新的要求。表现性评价首次出现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这种评价方法能够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实践性和体验性的特点,通过观察、记录学生在学习、实践、创作等活动中的典型行为和态度特征,运用成果展示、观点交流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素养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多主体评价,是指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评价活动,通过自评、小组评价、他评等方式多方面、多渠道收集评价信息,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准确性,形成多方主体的育人合力。第三,在客观性、统一性评价之外,还关注评价的情境性、针对性和差异性。比如在作业评价中提出既注重统一要求,也注重创意表达。作业内容要结合学生生活,创新作业方式,采用开放性、情境性、体验式等多样形式,注重设计带有团队合作性质的、项目任务性质的作业。
五、改进结果评价,建构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新模型
传统考试命题的模型比较简单,一般是双向细目表,明确试题考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可。但是素养导向的命题与传统考试命题不同,从解题转向解决问题,从强调记忆再现转向关注积极思考、发现探究、实践应用,强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发展。因此,素养导向的命题框架是一个包括情境、任务、内容等多个要素相互交织的复杂系统。
命题要重视创设情境。素养立意的试题是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这意味着考试命题要减少裸考知识,将测评置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下。传统评价是去情境化的,将知识从其赖以存在的真实境况中抽取出来,孤立地考查一个个知识点和技能点。素养立意的试题考查点是生长在知识产生和应用的真实生活情境中的。试题情境创设要考虑情境的真实性、典型性、适切性、复杂性等,考查多层次、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思考、学以致用。样题1“中国航天太会起名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情境,真实而典型,图片的呈现方式也十分新颖。样题2“家”,材料一的字形图示与材料二孝顺的三种境界,两段材料相辅相成,丰富了学生对家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问题情境既贴近学生,又彰显了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样题3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的情境生动、鲜活,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命题要强调任务驱动。素养立意的试题任务所要驱动的,不是学生单纯地记忆书本知识的能力,而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发现、实践创新。教师们要把握住这种考查重心的变化,这是标准化考试不断改进和完善的成果。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的任务设置应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和探究性。以样题2为例,第二问“简析航天器命名的寓意”,这是一个探究性任务,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分析中;第三问“如果请你为新一代运载火箭命名,你想起什么名字?说说理由”,这是一个开放性任务,给学生思考和创造的空间。样题3“拟定一个宣传提纲”是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任务,综合地考查了道德修养、法治观念、责任意识等多个核心素养。可见,任务驱动可以实现对学生知识综合和思想方法的考查,从碎片化的知识测试走向素养综合化的测试。
本文作者:石芳,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研究员。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修订组、测试组成员。
本文选自《思想政治课教学》2022年第6期。